中文 English
返回

配合非吸收性UV墨在PVC静电膜上运用

时间:2023-02-23

   众所周知:可利用紫外线干燥固化的油墨,其简称为UV油墨。是由光聚合性的低聚物和稀释单体等组成,再加入光引发剂,着色剂等构成。


   市场国际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必将受生态政策而左右。UV油墨同样也面临着科学理论上的根本突破与应用技术的创新-它不再只是纸、纸盒、包装纸、标签、金属箔复合纸,有色金属上采用油墨或水性,靠分子或离子直接或间接的利用平版、柔版、网版、凹版、转移印刷甚至电脑喷绘吸收或非吸收承印载体的代名词。随着非吸收非极性塑料材料在包装上的问鼎,UV油墨无力应对而去拓展这一市场空间。


   纵观市场上的UV油墨及UV上光油,其干燥的原理无非是光化学反应,首要条件是分子必须具有足够能量的光量子后才能成为激发(态)分子。正如人们已知道的每一个光子只能活化一个分子;同一分子在同一瞬间只能吸收一个光子。因此,理论上往往解释为:分子吸收一个光子后,会发生向高级能位的电子跃迁,发生电子跃迁的分子称为激发态(即分子),这种激发态分子除释放能量后而又返回到基态外,还有可能向其它分子转移能量或产生自由基后能量转感光性高分子至聚合固化是光交联及光架桥。无论是油墨体系含有光引发剂,其目的是使UV油墨体系发生光固化反应,也就是引发光敏的化学反应的结果,还是近年来已经问世的不含有引发剂的UV油墨和UV上光油,其光固化是靠溶剂使体系交联成网状结构后,光聚合的化学反应的结果,体系里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在吸收天然阳光和荧光源中,紫外线能够转变成硬化交联的墨膜结构。


   我们在同一用途的UV油墨进行严格的归类、筛选后认为:作为冷光源的UVLED光源和热光源的UV灯进行油墨干燥过程中,就安全而言,前者优于后者,因为当UV非吸收性胶印在印压后的墨膜物质,受到紫外线或可见光的照射时,其分子外层的电子被激发而跃迁到较高的能级(位),才能出现光的吸收。


   紫外线光区在200-400纳米,可见光区在400-800纳米之间,UV灯或者其他UV光源的紫外线光真正仅占可见光的4%,正是这4%的作用才产生了光化学反应。UVLED光源不仅仅是冷光源,还是一种纯波长(单一波长,如:365NM芯片,就只发出36NM的光)光源。他增强同一波长光强的同时还可以最大效果的消除热量(UV光源中,80%以上的热量是从可见光来的)。所有就目前这几种UV光源来说,UVLED光源是配合非吸收性UV墨在PVC静电膜上运用的最理想的光源。


171808326
img
18576644911